郵政劃撥:2248 2053 戶名:博幼基金會
「我們這一代是有能力的人,應該要讓社會更好,讓我們幫助偏鄉孩子,一起度過難關。」—博幼創辦人李家同。
教育,是偏鄉窮困孩子翻轉人生的重要途徑。
與李家同一起,把知識帶到偏鄉,延續全台3600多位偏鄉弱勢孩子的希望!
博幼的教育支持,不僅幫助偏鄉弱勢孩子補足學習資源的缺口,讓他們不被落下;更在生活中提供關懷與陪伴,幫助孩子建立自信;未來走入社會,也能自立自強。這是一條從學習到自立的陪伴之路,讓貧困不再世代延續。
在「教育支持、社工輔導、畢業生追蹤」三大服務策略下,博幼基金會全面滿足偏鄉弱勢兒少的教育權、健康權、發展權,為他們提升學力並搭建社區安全網,確保孩子能不被落下、活得更好、走得更遠。
邀請您支持,一起編織偏鄉弱勢兒少安全網,讓「教育脫貧」承諾兌現成真。
▌您的支持,將為偏鄉弱勢兒少帶來以下協助
❤ 每月捐款 100 元:資助一位孩子每月英文、數學、閱讀教材費用
❤ 每月捐款 500 元:資助孩子每月有專人陪伴,平安度過青春風暴期
❤ 每月捐款 600 元:資助孩子學期間有足夠的營養繼續學習、成長茁壯
❤ 每月捐款 1000 元:資助孩子每月有穩定師資,讓知識帶希望回家
❤ 每月捐款 7500 元:資助孩子每月穩定學習,不因經濟困頓造成學習停擺
❤ 每月捐款 45000 元:認養一個課輔班級,陪伴6~8位孩子一年的學習時光
▌課輔經費需要穩定支持
2025年已近尾聲,受全球經濟動盪影響,今年募款較去年同期大幅減少2000萬元。
邀請關心台灣偏鄉下一代的您捐款支持,一起實現博幼創辦人李家同提出的「教育脫貧」願景,讓我們繼續服務全台3600多位偏鄉孩子。
李家同說:「偏鄉學業程度不好的孩子,多數來自貧困家庭。長大成人後,他們可能因為沒有競爭力,而依然成為低收入戶。」
偏鄉孩子常因家中經濟條件差,導致基本生活需求或溫飽都成困難;很多偏鄉孩子放學回家後,因隔代教養、親人外出打工等情況,面臨功課無人可問的窘境。
原本來自偏鄉或經濟弱勢家庭的孩子,若沒有及時補上資源缺口,將會持續落後,未來也極有可能因為競爭力不足,而再次陷入貧窮循環。
博幼實施小班制的差異化教學,特別為孩子量身打造適合的學習方式,哪裡不會就從哪裡學起,讓偏鄉孩子不只是「不被落下」,更能「跟得上」。
偏鄉孩子無法選擇出身,但我們這一代大人可以選擇是否拉他們一把。只要多一點點力量,就能讓孩子安心坐在教室學習,脫離世襲的貧窮。
▌李家同投身教育 致力終結貧窮
「在台灣,窮人是的確存在的。世襲貧窮的問題癥結,出在教育。」高齡87歲的博幼創辦人李家同說。
23年前,李家同在南投埔里播下偏鄉教育的種子,期盼透過「教育」讓孩子有能力脫離貧窮。現在,博幼全台有73個服務據點、1000位老師合力接住3600多位資源不足的偏鄉孩子。我們期盼您伸出援手,讓他們能持續獲得穩定有品質的服務。
▌教育支持影響力:孩子不被落下,社區有人能持續教學
- 學生出席率高達95%,顯示孩子能穩定參與學習活動。
- 國三生英文、數學「脫C」比例接近全國平均,證明教育支持能有效縮短學習差距。
- 國三畢業後,近100% 孩子繼續升學,展示教育銜接的成效。
- 畢業生進入職場後,83%穩定就業,25歲以上者平均薪資達36,524 元/月,是課輔學生家庭每人月收入平均的4倍。代表孩子有能力改善個人與家庭的經濟壓力。不僅能減少使用社會補助,還能貢獻所得稅收,從「福利接受者」轉為「福利供給者」,降低整體社會對弱勢家庭的補助壓力。
這些真實的數字,背後代表的是偏鄉弱勢兒少們重拾學習自信的過程。博幼的陪伴,讓「築夢踏實」不再只是口號,更成為許多孩子的人生寫照。
▌偏鄉弱勢兒少的希望來自教育
李家同說:「我們很難揮動一個魔杖,使全國的窮人都脫離貧困,但我們要採取行動,使窮人的下一代不至於落入永久的貧困循環中。」
一個善意的行動,就是孩子翻轉生命的契機,您的捐款支持,可以讓偏鄉弱勢兒少穩定學習,延續博幼教育脫貧的工程。
郵政劃撥:2248 2053 戶名:博幼基金會
▌您的支持,將為偏鄉弱勢兒少帶來以下協助
❤ 每月捐款 100 元:資助一位孩子每月英文、數學、閱讀教材費用
❤ 每月捐款 500 元:資助孩子每月有專人陪伴,平安度過青春風暴期
❤ 每月捐款 600 元:資助孩子學期間有足夠的營養繼續學習、成長茁壯
❤ 每月捐款 1000 元:資助孩子每月有穩定師資,讓知識帶希望回家
❤ 每月捐款 7500 元:資助孩子每月穩定學習,不因經濟困頓造成學習停擺
❤ 每月捐款 45000 元:認養一個課輔班級,陪伴6~8位孩子一年的學習時光
教育脫貧不是短跑,而是一場長期的接力,需要一年又一年的堅持。每一位支持者,都是長跑接力的下一棒。
邀請您一起,讓偏鄉孩子的學習之路繼續延續下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