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博幼二十年系列專題】04 ❱❭ 越努力,越幸運!博幼幫弱勢童脫貧、考上名校

 

賴名浩於服裝設計領域發光發熱,如同許多博幼畢業生,將所學分享給有同樣成長境遇的孩子們。 圖/博幼基金會提供

賴名浩於服裝設計領域發光發熱,如同許多博幼畢業生,將所學分享給有同樣成長境遇的孩子們。 圖/博幼基金會

 

究竟是什麼魔法,讓來自單親、隔代教養家庭的孩子,能夠於20出頭,讓親手設計的服裝作品登上「台北時裝週」舞台?是什麼力量,讓出身藍領家庭的新住民之子,能夠實現擔任電子工程師的夢想?

 

人生沒有絕對的指南,是博幼基金會陪伴清寒孩子勇往直前,讓孩子們有平等的機會,打開一扇人生希望之窗。

 

新住民之子塗孮廷,拿博幼獎助金,高職、科大都上第一志願

家住南投埔里的塗孮廷,媽媽是來台廿幾年的越南新住民,和爸爸都是勞工階級,收入、學歷不高。從小到大的學習路上,父母雖無法提供孮廷太多協助,但從未讓他煩惱錢的問題,不讓他借學貸,以免畢業即負債。

 

小三升小四暑假,塗孮廷的媽媽得知博幼基金會在埔里設有課輔中心,每天接送他到博幼學習。孮廷往往在學校就寫完作業,到博幼再請老師訂正作業,有不懂的地方,老師也都把他教到會為止,一路到他國三畢業。

 

在各界協助下,博幼逐步完成「閱讀角落」的設立,陪伴偏鄉孩子打開視野。 圖/博幼基金會提供

在各界協助下,博幼逐步完成「閱讀角落」的設立,陪伴偏鄉孩子打開視野。 圖/博幼基金會

 

博幼各地中心的閱讀空間,有很多善心人士捐的書,喜愛閱讀的孮廷更視為寶庫,他國小就迷上金庸小說,都借回家「練功」,無形中提升文學造詣,國文成績變得很不錯。

 

塗孮廷很爭氣,畢業後考上中部高職第一志願台中高工,三年後又上第一志願台科大電子工程系,就讀期間都申請「博幼獎助學金」,不但減輕家裡負擔,也不用打太多工,能專心念書。去年9月,他進入夢寐以求的科技大廠上班,擔任開發新產品的電子工程師。

 

 

社工、教育雙軌並行,博幼織網路厚植孩子的社會資本

 

在博幼,像塗孮廷一樣力爭上游的例子,比比皆是。博幼織起社會網絡,不但幫他們改善學業,也交到很多好朋友,甚至還能學才藝、拓展視野,擺脫貧窮世襲。

 

社會資本論代表人物Coleman認為,個人在追求目標過程中,若有越多協助達成目標的社會網絡關係,越能成功,這即是「社會資本」。然而,弱勢群體的關係網絡不多,單憑自身資源想解決所有困境,幾乎緣木求魚。

 

博幼駐點偏鄉20年,致力於讓資源不足的孩子,有公平學習的機會。 圖/博幼基金會提供

博幼駐點偏鄉20年,致力於讓資源不足的孩子,有公平學習的機會。 圖/博幼基金會

 

畢竟中產階級以上的學童,可透過補習、才藝等各種資源增加升學優勢,但經濟弱勢家庭的孩子因缺乏常識與資源,較難受到良好教育,易落入世襲貧窮的惡性循環。

 

博幼因此以「社會支持網絡」作為課輔服務模式,不把學習低成就,單純視為學生及其家庭的個別問題,而是與周邊大小網絡連結,藉由投入社工、教育兩大專業服務,注入更多社會資本,包括結合基金會、家庭、學校、社區等。

 

 

大學巡禮開眼界,楊念平走出部落,在光電系所找到自己的天空

 

不僅如此,博幼還提供多元的職場探索活動,包含:職場參訪、大學科系巡禮、實作體驗等,擴展孩子的眼界。剛考上台科大光電所的楊念平,就是個很好的例子。

 

楊念平說,他從小在宜蘭大同鄉的原住民部落長大,養成樂觀的個性。父親在台北工作,整天忙公事,往往周五晚上才回宜蘭;母親則是教族語的老師,也常忙到晚上8、9點。基於偏鄉教育資源不多,父母便送他到博幼課輔班,放學後加強課業。

 

「一開始有點排斥,因為部落的孩子下課都在外面玩,只有我被關在教室裡。」楊念平坦言。不過,課輔久了,眼見學業成績進步,他才發現讀書帶來的充實與成就感,來得有趣多了。

 

念平國一那年,博幼宜蘭中心舉辦「大學巡禮」活動,他跟著參訪東華、台大、清大等校,從此打開視野,影響一輩子。他回憶,第一次到東華,看到歐式建築的校舍很優美,學生躺在草地、悠閒聊天,讓他心嚮往之。

 

每年的大學科系巡禮活動,不僅讓學生打開視野,更引領他們突破舒適圈。 圖/博幼基金會提供

每年的大學科系巡禮活動,不僅讓學生打開視野,更引領他們突破舒適圈。 圖/博幼基金會

 

偏鄉童沒買過車票!博幼督導帶領孩子跨越舒適圈

宜蘭中心督導詹珮菱說,很多部落的孩子,根本沒有自己買票、搭車出遠門的經驗。「其實,他是個連買火車票都不敢的人。」念平的媽媽私下問她怎麼辦到的?「我就操作一遍,然後進入月台,看他們買票進來啊!」可見只要給孩子機會,他們沒有想像中的脆弱。

 

到台大、清大參訪時,詹珮菱會引導孩子去訪問大學生,這科系念什麼?未來做什麼?不但可提前讓孩子探索性向、找出興趣,也更敢於踏出舒適圈。「想看看自己的能耐到哪裡!」念平小時候,總說要留在宜蘭念書,最後卻能在花蓮、台北完成學業,突破了生命的限制。

 

塗孮廷將多年累積的經驗,帶回博幼活動中,幫助學弟妹成為更好的自己。 圖/博幼基金會提供

塗孮廷將多年累積的經驗,帶回博幼活動中,幫助學弟妹成為更好的自己。 圖/博幼基金會

 

●最好的朋友都在博幼交的!畢業生回娘家服務學弟妹,更有成就感

「我現在最好的一群朋友,幾乎都是當年在博幼結交的。」塗孮廷指出,在博幼除了社工及課輔老師,還可認識小一到國三的各年級學生,互相討論功課、彼此交流資訊。

 

此外,畢業的博幼學長姐也常回「娘家」當課輔老師或帶活動,傳承經驗,對升學、就業提供實質建議。塗孮廷以自己為例,升上台科大電子系之後,申請博幼助學金,一年6萬元,補貼在台北的房租,按規定須到非營利組織服務300小時,他便選擇回博幼去當課輔老師。

 

塗孮廷說,他不只教學弟妹英文、數學,也分享過去的學習經驗,包括如何記公式、背單字等。隔年學弟妹告訴他,他教的方法讓他們數學更好、背英文更快,讓他很有成就感。

 

「讀書雖然不是脫貧唯一的路,卻是最簡單、最快速的方法。」但塗孮廷也提醒,重點仍要從最基本做起,真正有一個專長,像是木工、髮型設計師等,才能養活自己。

 

博幼與內思高工等校合作,透過車床、焊接等實作體驗,探索技職領域的興趣。 圖/博幼基金會提供

博幼與內思高工等校合作,透過車床、焊接等實作體驗,探索技職領域的興趣。 圖/博幼基金會

 

上數學課開店畫婚紗,賴名浩一頭栽進服裝設計得大獎

博幼沙鹿中心畢業生賴名浩,也是經由博幼輔導,找到自信與興趣,在服裝設計領域發光發熱。他即將從明道大學時尚造型學系畢業,去年10月參加台北時裝週的2021時裝設計新人獎,獲得「最佳商業潛力獎」及獎金3000元美金,消息傳回博幼,振奮了各地的師生,榮譽董事長李家同校長甚至幽默地問名浩,是不是可以幫他設計一套服裝。目前他正在籌設自己的工作室。

 

賴名浩說,他來自有四個小孩的單親家庭,父親平時在外打工,身為老大的他,主要由在沙鹿市場擺攤賣麵的祖父母照顧。阿公阿嬤書讀不多,但很重視教育,訂國語日報給他看,還讓他小三時加入博幼沙鹿中心課輔班,不但奠定英文、數學基礎,周末不定期舉辦的黏土創作等人文課程,更深深影響他的興趣發掘過程。

 

「邵郁婷是第一個啟蒙我走服裝設計的老師。」賴名浩回憶,郁婷是她國小數學課輔老師,有次教到一萬以上的大數字,就設計一個讓孩子能具體理解的活動,請大家到黑板畫出自己未來想開的店。

 

一般學生畫的是常見的水果店、糖果店、玩具店等,名浩的畫作卻很不一樣,是一間掛滿漂亮婚紗的店。邵郁婷說,她當下眼睛為之一亮,大為讚賞,認為喜歡畫畫的名浩,或許適合走服裝設計。

 

賴名浩所設計的黑色薄紗作品,象徵著:成長的過程都有挫折的時候,但那些荊棘都是驅使你進步的關鍵。 圖/博幼基金會提供

賴名浩所設計的黑色薄紗作品,象徵著:成長的過程都有挫折的時候,但那些荊棘都是驅使你進步的關鍵。 圖/博幼基金會

 

在名浩升國中後,邵郁婷成為他的學習輔導員,名浩原本就讀國中餐飲技藝班,盼能以「技優」方式保送公立高職,將來繼承祖父母的餐飲業,但沒上。郁婷就建議他,不如改念自己更有興趣的服裝設計,最後他錄取僑泰高中服裝設計科,在學期間申請博幼獎助學金,並積極參與各項比賽、考取服裝乙級證照,更憑藉全國技藝競賽選手的資格錄取明道大學,獲學雜費減免優待,也減輕家中經濟重擔。

 

「越努力的人,就會越幸運!」名浩曾如此告訴郁婷。他勉勵所有家境不好的孩子,切勿妄自菲薄,只要找到自己想做的事,全力以赴,幸運之神就會跟著你。

 

疫情期間,博幼畢業生紛紛回來支援「線上教學」工作,成為重要生力軍。然而,自今年五月起,有更多的偏鄉孩子因陸續染疫,改採線上學習,博幼除致力於盤點軟硬體的學習需求,也為陷入困頓的家庭提供食物箱和急難救助金。疫情肆虐,孩子們急需您的支持,邀您助他們度過難關。

 

 

▍捐款1,000元,為1位面臨斷炊的孩子,提供1個月「蔬菜箱」或「肉品箱」

▍捐款10,000元,讓沒有「平板、網路」的孩子,添購設備重新與老師連上線

 

Card once 02 Card regular 02 line pay 02 JKOPAY 02

Other donations 02

 

專題報導:https://udn.com/news/story/7314/6374793 (UDN 聯合新聞網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