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博幼二十年系列專題】01 ❱❭ 教育,沒有到不了的遠方

 

 

博幼基金會成立20年 助9成畢業生脫貧 平均月薪近3.4萬

 

英國BBC電視曾跟拍14 個不同貧富階層的孩子,從他們7歲起,每7年記錄一次他們的生活,直到2012年他們56歲,才發表震驚世界紀錄片《56UP》。

 

追蹤長達49年,BBC發現社會階級會複製,且貧富鴻溝難跨越,富家子長大後依舊是有錢人;清寒子弟雖不乏有天賦、也拚命工作的人,但在缺乏正確人生規劃的引導下,49年後仍多半是窮人,且常與肥胖、酒精、毒品相伴,健康、家庭狀況也不如意。

為了扭轉貧窮世襲的惡性循環,李家同創立博幼基金會,致力教育脫貧。 圖/博幼基金會提供為了扭轉貧窮世襲的惡性循環,李家同創立博幼基金會,致力教育脫貧。 圖/博幼基金會

 

為避免「貧窮世襲」也在台灣蔓延,清華大學榮譽教授李家同在2002年創立「博幼社會福利基金會」,秉持「教育脫貧」的理念,結合教育與社工兩大專業,因材施教編纂合適的國中小英文、數學、閱讀教材,為資源不足、學習落後的弱勢家庭及偏鄉孩子免費輔導課業,並在他們國三畢業後,透過定期訪視、職涯探索、大學巡禮等活動及提供獎助學金,持續關心孩子的學業、生活、就業情況,直到能自立脫貧。

 

努力不懈20年,博幼證明,唯有提升學業程度,改善學習落後狀況,增加升學及就業競爭力,中下階層的孩子才能擺脫貧窮世襲。追蹤輔導1789位博幼畢業生,25歲以上已就業者,平均月薪多達3萬3738元,遠超過原生家庭每人每月生活費 7642元,迄今已有89%畢業生達到脫貧標準。

 

●母子都在安置機構長大,凸顯世襲貧窮

李家同強調,台灣和英國一樣,絕對有貧窮世襲的問題。他舉例,曾有位女士將剛出生的孩子抱到某安置機構,說她非常窮,無法帶大這個孩子。安置機構的人覺得她有點面熟,一問才知她小時候也在這個機構長大,可見貧困往往是世襲的。

 

更麻煩的是,有些窮人家的孩子,因學習落後,又缺乏一技之長,最後誤入歧途,被黑道吸收從事犯罪行為。李家同說,早期盜版光碟盛行時,兜售被抓的,往往是這類年輕人,但製造光碟的主犯常逍遙法外;如今詐欺集團猖狂,遭逮的「車手」,也往往是同一族群。

博幼致力於讓每個資源不足的孩子,都能獲得足夠的教材與學習機會。 圖/博幼基金會提供博幼致力於讓每個資源不足的孩子,都能獲得足夠的教材與學習機會。 圖/博幼基金會

 

為了扭轉世襲貧窮的惡性循環,李家同因此創立博幼基金會,致力教育脫貧。他回憶,當初是因某個不熟的有錢人,有次和他聊起,說不知道錢怎麼花,於是想成立獎學金。「但我說,這是錦上添花,你應該雪中送炭,幫助一些學業成績更不好的弱勢學童。」對方接受,2002年捐了一千萬元協助成立基金會,隔年博幼再自己募款。

 

基金會為何取名博幼?李家同笑說,是因當初捐款人很喜歡電影「亂世佳人」的男主角克拉克蓋博,所以堅持基金會名字一定要有「博」這個字,現在大家把它想成博愛,殊不知背後有這段奇妙典故。

 

●李家同:台灣教育沒品管,國三生不識not,大學生寫出they is

世襲貧窮的問題癥結,出在教育。李家同分析,若不分貧富,孩子都能接受良好教育,增加就業競爭力,問題不會那麼嚴重,窮人家的孩子,至少將來不會再那麼窮。

 

「台灣教育最主要的問題,在於長期以來,政府官員對於弱勢孩童的教育漠不關心。很顯然的,他們也不清楚問題有多嚴重,也想不出好辦法來解決。」李家同直指關鍵所在,是我國教育不重視品質管制,不關心一般學生是否擁有最基本的能力,對於低學業成就的孩子,就更加忽視。

 

他說,早期國小還有留級制,但實施9年國教後,取消留級,小學生程度再差,一樣能畢業,老師也就懶得管了。等升上國中,課程內容比國小難很多,當老師發現班上不只一位學生連ABC都不會寫,怎麼補救起?國中校長、老師也束手無策,不能把責任都推給他們。

 

李家同曾教過一個國三生,連not都還不認得。「國三英語教科書,每課大約教30個生字,他連not都不會,課本怎麼念下去?」

 

李家同強調,「I am」、「he is」、「you are」這類be動詞的用法,看似簡單,但對於初學的孩子而言,其實很難,沒什麼道理可言,只能靠經常練習到熟記為止,但國小老師往往忽略,國中教育會考也幾乎不考這類很基本的題目,「一路沒人管,才會甚至讀到大學還不會,把they are寫成they is。」

 

博幼基金會於全臺35個鄉鎮,設立17個課輔中心,把教育帶到更遠的地方。 圖/博幼基金會提供博幼基金會於全臺35個鄉鎮,設立17個課輔中心,把教育帶到更遠的地方。 圖/博幼基金會

 

●博幼因材施教,國三生會考成績超過全國平均

「會考很多題目都難得不得了,英語科試卷常是萬言書,考生有時答題要先讀完長達10行的文章,講良心話,是很難的。」李家同指出,每年會考英、數兩科全國有近1/3考生拿到不及格的C,但很多偏鄉國中全校拿C的比率高達80%,甚至90%,班上第一名也可能拿C。

 

他說,拿C的學生要細分,因為有些人其實已學會be動詞這類最基本的知識,達到最低標準,但因會考不考,以致儘管很努力,仍只能拿C,非常挫折。「我們的教育,往往打擊學生,大於鼓勵學生,無形中容易埋沒學生潛能。」

 

李家同指出,博幼的師資及教學法其實沒有多特別,就是因材施教、重視品質管制,教材、上課、考試都依學生的程度分級,要求每階段的學生,一定要學會該有的基本能力,「孩子哪裡不會,就從哪裡教起」。

 

依循每個孩子的差異,安排教學進度與速度,孩子自然學得會、有自信。 圖/博幼基金會提供依循每個孩子的差異,安排教學進度與速度,孩子自然學得會、有自信。 圖/博幼基金會

 

他以國小數學為例,若沒學會九九乘法及心算,就根本不會除法,所以若有小四生連乘法都還不會,就要從頭教到會為止,「而不是像教育部很多補救教學計畫,只是找人陪讀、寫作業而已。」

 

在老師因材施教、循循善誘下,博幼國中畢業生的會考英數表現得以超過或接近全國平均。這是相當不容易的事,因為當初這些孩子來到博幼課輔班時,都是功課落後,學習跟不上的。

 

博幼長期培養社區媽媽為課輔老師,讓孩子都能得到即時的指導與陪伴。 圖/博幼基金會提供博幼長期培養社區媽媽為課輔老師,讓孩子都能得到即時的指導與陪伴。 圖/博幼基金會

 

「教育的路上,沒有到不了的遠方!」為解決偏鄉師資不足困境,博幼長期致力於培養社區媽媽、部落居民為課輔老師,在全台35個鄉鎮設立17個課輔中心,每週一至週五,一年課輔約210天,每天約有3300多位就讀國中小的孩子,在656位課輔老師的陪伴下,迎向脫離貧窮的未來。

 

一個善意的行動,就是孩子翻轉生命的契機,疫情衝擊、經費短缺,邀您捐款支持博幼基金會,讓清寒學子能夠繼續學習,讓教育脫貧的工程能夠延續下去。

 

Card once 02 Card regular 02 line pay 02 JKOPAY 02

Other donations 02

 

 

專題報導:https://bit.ly/3Nk4ptW (UDN 聯合新聞網)